个人简介
杨国深,男,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9年9月获得日本山梨大学博士学位,并参与山梨大学与日本国家物质材料研究所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博士期间的研究分别获得日本化学创新协会与山梨大学的研究表彰。博士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宁德时代担任电芯设计高级工程师。随后分别在20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柔性储能器件和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包括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柔性储能器件和智能传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迄今已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知名期刊杂志发表SCI/EI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7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此外,作为项目负责人分别参与深圳市技术攻关面上项目和深圳市深港联合资助项目共2项。在柔性电子与储能器件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动新型电子材料和器件的创新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1)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2)柔性储能器件;(3)智能传感器。
招生信息
欢迎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物理、材料、化学等专业同学报考本课题组研究生。
授课信息
1.信息科学技术与创新
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近五年主要论文(#共同一作,*通讯)
1.Zhu Y, Yang G#, Li R, Deng J, et al.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5): 2404145. ( Q1, IF=24.4)
2.Yang G, Qu G, Fang C, et al.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2024, 9(4): 702-712. ( Q1, IF=10.7)
3.Tan X, Fang C, Liang Z, Yang G*, et al.. Batteries & Supercaps, e202400620. ( Q2, IF=5.1)
4.Tan X, Yang G, Xie Y, et al..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IOP Publishing, 2024, 2809(1): 012048. (EI)
5.Yang G, Xu X, Qu G, et 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5: 140806. ( Q1, IF=13.3)
6.Zhu Y, Yang G#, Wan X, et al.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3, 55: 808-815.( Q1, IF=18.9)
7.Xie Y, Yang G*, Qu G, et al.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nference (IFETC). IEEE, 2023: 1-3. (IEEE EI)
8.Yang G, Huang J, Wan X, et al. EcoMat, 2022, 4(2): e12165. ( Q1, IF=10.7)
9.Wu S, Zhu Y, Yang G#, et 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46: 136833. ( Q1, IF=13.3)
10.Yang G, Huang J, Wan X, et al. Nano Energy, 2021, 90: 106500. ( Q1, IF=16.8)
11.Yang G, Takei T, Zhu Y, et al. Electrochimica Acta, 2021, 397: 139242. ( Q2, IF=5.5)
教育经历
[1] 2016.9-2019.9
日本山梨大学 工学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17.9-2018.3
日本国家物质材料研究所 联合培养博士 | 联合培养博士
工作经历
[1] 2022.10-2024.01
北京大学
|
助理研究员
[2] 2020.10-2022.09
北京大学
|
博士后研究员
[3] 2019.11-2020.08
宁德时代
|
高级工程师
社会兼职
-
[1] 担任Green Carbon青年编委,以及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Nanoscale, Nano research,Molecules等期刊审稿人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大面积电子集成策略中心
团队介绍: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J.J. Ebers奖获得者、剑桥大学讲席教授Arokia Nathan担任中心主任的科研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新型材料的薄膜晶体管器件、柔性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系统,应用于各个传感及显示等领域。团队旨在解决微电子产品低制造成本和多功能系统集成的技术壁垒,并规范集成芯片系统在生产和制造工艺方面的行业标准。扩大中国创新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开拓新的产品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