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有机光伏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型有机光伏材料设计和高效率器件制备。发展了多种有效调制有机共轭材料光伏特性的新方法,制备了多种高效有机光伏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材料制备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能量转化效率始终保持在国际前列。先后在本领域内重要期刊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等发表SCI论文1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20余篇。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论文被引用14000余次,H因子65; 其中单篇超过100次的42篇,2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入选Sci. China Chem. 2018年度热点论文和优秀论文,2篇论文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0项。201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4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支持。2017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2022年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8~2022年连续五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18-2019, 2021获评《Science China Chemistry》优秀青年编委。目前担任期刊《Science China Chemistry》编委、《Science Bulletin》和《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青年编委。
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具有质量轻、超薄、柔性、可大面积印刷制备、颜色可调等优点,在便携式、柔性电池、光伏建筑供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主要由电极和有机层组成,工作机理基于(有机)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即当光子被有机半导体材料吸收时,材料的电子被激发产生电子 - 空穴对(激子),激子扩散到给体和受体界面处解离,分离后的自由载流子在太阳能电池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向着各自的电极传输并被电极收集。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获得了显著进展,光电转化效率不断刷新。尽管与无机和钙钛矿等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其效率仍偏低,但目前普遍认为有机太阳能电池已经到了商业化的 “黎明前夕”。不过,要实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在效率、成本、稳定性、寿命等多个方面继续取得突破和优化。
团队研究内容:
(1)新型有机光伏材料的设计与开发;(2)高效器件的制备与物理机制研究;(3)材料物性与电学行为模拟计算;(4)大面积模组器件印刷工艺与电路设计;(5)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