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山东大学
|
English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项目
科研团队
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
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
个人信息
MORE +
曾振宇
(教授)
教师姓名:曾振宇
教师拼音名称:cengzhenyu
入职时间:1990-07-01
所在单位:儒学高等研究院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在职信息:在职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33] 曾振宇. 学术研究呼唤平等与善良——答李存山教授. 《学术界》, 2004.
[34] 曾振宇. “符号化的孔子”与“历史的孔子”——以吴虞批孔为中心的讨论. 孔子研究, 2005.
[35] 曾振宇. 历史的商鞅与符号化的商鞅. 齐鲁学刊, 2003.
[36] 曾振宇. 儒家孝论的发生及其变异. 《文史哲》, 2002.
[37] 曾振宇. 响应西方: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在“反向格义”中的重构与意义迷失--以严复气论为中心的讨论. 《文史哲》, 2009.
[38] 曾振宇. 善便有个元底意思:从天理原善到仁善. 鹅湖, 484, 22, 2015.
[39] 曾振宇. Shang yang as a historical personality and as a symbol.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16年第2期, 35, 2016.
[40] 曾振宇. 清华简<保训>“测阴阳之物”新论. 中原文化研究, 16, 21, 2015.
[41] 曾振宇. 《孙膑道论浅析》.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
[42] 曾振宇. 仁者安仁:孔子仁学缘起与哲学意涵新论. 台湾《哲学与文化》, 2014年第7期, 119, 2014.
[43] 曾振宇. 内在自由:庄子自由思想的特点及其哲学证明——从“以道观之”到逍遥自由何以可能. 台湾《哲学与文化》, 2016年第6期, 105, 2016.
[44] 曾振宇. 仁者安仁:儒家仁学缘起与道德形上学建构——儒家仁学从孔子到董仲舒的哲学演进. 《中国文化研究》, 83, 1, 2014.
[45] 曾振宇. 性质美:荀子人性论辩诬. 《中国文化研究》, 87, 1, 2015.
[46] 曾振宇. 寻求至善:儒家仁学特点与生命之乐. 《历史教学》, 28, 2015.
[47] 曾振宇. "至于至善”:仁与人性内在关系的哲学论证(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Human Nature). 韩国《儒教文化研究》, 2015年第8期, 95, 2015.
[48] 曾振宇. 从“理无形”到天理“至善”:程伊川思想内在意蕴与哲学指向. 《阳明学研究》创刊号, 1, 119, 2015.
共96条 3/6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