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各位2024级的新同学:大家好!
我叫方炯升,是国际政治系的一名青年教师。和各位2024级的同学一样,我也刚刚加入山东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山大人和政管人。首先祝贺大家,当然也祝贺我自己,在百廿山大的辉煌校史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学院领导安排我对各位新同学讲几句话,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有机会在这么大的体育场发言。但同时,我也有些惶恐,因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没有办法像资深学者们一样,给大家提供一些人生的经验。所以我更愿意站在一个师兄的角度,与大家聊一些大学期间的感想。
首先,我想与大家聊一聊“适应”。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难免需要调整与接受的过程。小到被鳌山卫强烈的阳光和山青庞大的校园震撼,大到第一次离开父母与老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参与集体生活的困难。但我想,对大家来说最需要适应的,无疑是学业的竞争与合作。相信大家在过去的学习阶段中,都是班级、学院或者学校中的领先者,因此才会进入山东大学,来到政管学院。但是,当一群优秀的人才集聚在一起时,估计任何人都不太可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而更多会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卷”,一山放过一山拦的“丧”。面对这种现象,我想说的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正是因为她能够包容不同的选择,学业的成功也只是成功的一种。惟其如此,大学才能够产生这么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精英。如果所有人都是满绩,或者都发表大量论文,那大学最多只能复制新一代的大学教授,而无法为社会贡献更多类型的人才。因此,希望大家在求学期间,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并且在这个赛道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其次,我想与大家聊一聊“学习”。毫无疑问大家是抱着学习与求知的心态,来到大学,或者读研读博的。但我必须承认的是,当前大学的教育与学习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多样,大家在知乎、哔哩哔哩和小红书所能学习到的知识,也许一点都不比课堂少,甚至许多“锐评”看起来更加抓人眼球、符合胃口;另一方面,学习的意义受到严重的质疑,许多大家费心费力学到的东西,在AI大模型之中,只需要几毫秒甚至几微秒就能得到完美的处理。那么,大学究竟能够教给大家什么?我一直对北京大学的李猛老师所讲的一段话印象深刻。他说,如果没有大学教育,那么青年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只能交给网络小说和人们家长里短的议论,青年人也只能寄希望于完全偶然的机缘,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我想,大家在大学所学到的具体知识,在毕业之后很快就会忘记,但是在无忧无虑的青年时代所受到的启发与所做的思考,将会伴随终身,影响人生的选择。这对于我们学院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华岗老校长曾经说过,“历史驱迫着一切有为的青年对政治发言,无论谁,如果他甘愿对历史的鞭策置之不理,历史一点也不会顾惜他。”作为国际政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的学子,希望大家通过大学的学习,能够理解政治、理解社会,塑造一种既温柔敦厚又不失深刻犀利的思考方式。
再次,我想与大家聊一聊“闲暇”。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学校就在海边,但大家觉得自己一周会去海边读书或者发呆的时间有多少?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大概不会太多。这里面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身边的信息过载,时不常就想拿起手机刷一刷;二是工作也越来越多,而且手机与微信的存在导致随时随地可以被抓差;三是似乎总是觉得,如果每天做的事情没有发个朋友圈或者抖音记录一下,那这件事做得就没有价值。不知不觉中,我们总是在被各种信息、娱乐与外界的承认所控制,闲暇这个词已经很少被提起。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问题:人生奔波忙碌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闲暇。然而,在获得闲暇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往往就没有人知道了。希望大家在努力前程的同时,也要多做减法,学会操持闲暇。生活就像一幅水墨画,浓墨重彩绝非大家手笔,足够的留白才能让画面更加灵动。
最后,再次感谢学院给予我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每年的开学季,各大高校都有非常多的演讲,估计很快大家就忘记了这个演讲具体说了什么。但是,希望大家记住下面这几句话:中秋假期就要到了,别忘了给家里打个视频,问候一下父母;如有机会,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去滨海公园看看海上生明月的盛景,但是一定注意戏水安全;如果没有军训安排,也可以坐上蓝谷快线,去青岛市区看看山大的老校园。衷心祝福大家以一个快乐的中秋假期为起点,在山大度过充实而美好的学生时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