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永军

-
教授
- 性别:男
- 在职信息:在职
- 所在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入职时间: 1986-07-01
访问量:
-
[1]
.
汉语哲学的普遍性.
光明日报(学术版),
2024.
-
[2]
.
中介与开显——伽达默尔诠释学语言观要义钩沉.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2卷,
1,
2024.
-
[3]
.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汉语哲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6卷,
91,
2024.
-
[4]
.
论中国经典诠释意识的现代性转变.
(台湾)哲学与文化,
第51卷,
41,
2024.
-
[5]
傅永军.
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原则初探.
天津社会科学,
14,
2024.
-
[6]
.
宽容、善意与共在——诠释学的善意原则及其实践维度.
《求是学刊》,
第50卷,
24,
2023.
-
[7]
.
"创造的诠释学"之判辨.
云南大学学报,
21,
41-49,
2022.
-
[8]
宋凯丞.
理解的历史性何以可能?——哲学诠释学历史意识对近代历史哲学的超越.
《求是学刊》,
49,
23-33,
2022.
-
[9]
傅永军.
理解的历史性何以可能? ——哲学诠释学历史意识对近代历史哲学的超越.
《求是学刊》,
23,
2022.
-
[10]
傅永军.
中国诠释学建构实践的检视与反思.
中国哲学年鉴(2005-2006年版),
115,
2021.
-
[11]
傅永军.
理解、阐释与阐释的本质——兼论强制阐释.
学术研究,
7,
2022.
-
[12]
傅永军.
“创造的诠释学”之判辨.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1卷,
41,
2022.
-
[13]
傅永军.
作为诠释学基本问题的应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1,
2021.
-
[14]
傅永军.
论东亚儒学的创造性诠释.
东岳论丛,
82,
2021.
-
[15]
傅永军.
康德道德归责论探赜.
道德与文明,
71,
2018.
-
[16]
傅永军.
儒家经典诠释史建构的路径及其意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9,
2020.
-
[17]
傅永军.
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
《哲学研究》,
21,
2020.
-
[18]
傅永军.
现代诠释学类型阐论.
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
44,
2020.
-
[19]
傅永军.
阐释有限与无限关系的形而上追问.
社会科学辑刊,
30,
2020.
-
[20]
傅永军.
强制阐释、公共阐释与中国阐释学的 创造性建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4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