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路
副研究员
所属院部: 齐鲁交通学院
访问次数:
基本信息
  • 教师英文名称:
    Chenglu Gao
  • 教师拼音名称:
    gaochenglu
  • 入职时间:
    2024-06-07
  • 所在单位:
    齐鲁交通学院
  • 学历:
    研究生(博士)毕业
  • 办公地点: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 性别:
  • 联系方式:
    chenglugao@163.com
  •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
    在职
  • 毕业院校:
    山东大学
学科:
岩土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曾获荣誉:

2023-10-31    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
2023-10-31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4-05-10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9-12-31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3-10-22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1-10-1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1-12-06    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0-09-30    山东公路学会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交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10-3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22-12-30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师简介

高成路,男,1992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副研究员,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灾变模拟方法与仿真软件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纵横向课题7项。发表SCI/EI论文30篇,授权国际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17项,参编团体标准2部。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1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3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1位)、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4位)、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8位)等科技奖励6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育经历
  • 2011-9 — 2015-6
    山东大学
    工程力学
    工学学士学位
  • 2015-9 — 2021-6
    山东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2024-06 — 2024-11
    山东大学
    副研究员
  • 2021-08 — 2024-06
    山东大学
    博士后(特别资助类)
研究领域

面向隧道与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重大需求,聚焦岩体灾变演化模拟难题,创新了工程岩体灾变近场动力学模型与算法,提出了近场动力学-有限单元法-有限体积法高效分析方法,研发了山东大学自主仿真软件HazE的近场动力学模块(两大模块之一)。该软件于2023年4月成功发布,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CZ铁路、汕汕铁路、济南地铁等重难点工程,科学分析了灾害演化过程,有效指导了灾害防控设计。

科研成果
论文

1.  高成路. 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岩土力学》,  2019. 

2.  高成路. Strength reduction model for jointed rock masses and peridynamics simulation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ing.  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  34,  2021. 

3.  高成路. Peridynamics simulation of water inrush channels evolution process due to rock mass progressive failure in karst tu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21. 

4.  高成路.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f water leakage in operating tunnels passing through intersecting fault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5.  周宗青. A PD-FEM approach for fast solving static failure problems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22. 

6.  周宗青.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subway construction and groundwater seepage in spring area using PD-FVM coupling method.  COMPUTATIONAL PARTICLE MECHANICS,  2024. 

7.  张道生. A novel hybrid PD-FEM-FVM approach for simulating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4. 

8.  高成路. 岩体水力压裂应力-渗流耦合近场动力学模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9.  周宗青. An FDM-DEM 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REV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v,  2024. 

10.  高成路. Peridynamics simul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damag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0. 

专利

1. 隧道岩体破坏突涌水灾变模拟的近场动力学方法及系统

2. 基于近场动力学本构模型的节理岩体力学仿真方法及系统

3. 模拟地下工程开挖的近场动力学物质点休眠方法及系统

4. 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的裂隙岩体渗流模拟方法及系统

5. 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的渗透注浆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

6. 节理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拟的PD-FVM计算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7. 一种基于粗粒化计算理论的流固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

8. 一种基于DEM-CFD耦合的渗透注浆过程模拟方法及系统

9. 一种劈裂-挤压注浆过程模拟的DEM分析方法

10. 一种隧道喷射混凝土自动喷头及其施做方法

11. 一种膨胀注浆锚杆及锚固方法

12. 一种基于水深变化的示踪探头位置调节装置及方法

13. 一种可调节坡高的消波系统及使用方法

14. 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与应力耦合失稳试验装置与方法

15. 一种水力冲刷测力装置及测试方法

16. 管涌物理模型试验中粘度连续测量装置及方法

17. 地质构造内部充填介质/土体渗透稳定性综合判别方法

18. 一种充填介质真三轴渗透失稳试验室及试验方法

19. 一种渗透破坏型突涌水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服务器及介质

20. 一种可旋转管道消波装置及消波方法

21. Fully automatic true triaxial tunnel and underground project model test system

22. 一种体现渗流对岩土体强度弱化的DEM接触模型构建方法PCT

版权所有   ©山东大学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查号台:(86)-0531-88395114
值班电话:(86)-0531-88364731 建设维护: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