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圣,教授、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国际联络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商务决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讲《商务分析》、《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方法》、《高级计量与统计分析》(硕博士)、《SPSS及应用》。响应学校国际化战略,开发《实用论文写作:从想法到发表》海外师资课程,广受学生好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山东省威海市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7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12篇SSCI论文、1篇EI期刊论文、7篇CSSCI论文;出版1部专著,参编2部境外教材与专著。受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主编、国际SSCI一区期刊Tourism Geographies副主编、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nture Tourism编委、CSSCI期刊《资源科学》客座组稿编辑、《中国生态旅游》编委;受聘为教育部研究生与学位办公室、CNKI硕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专家;受聘福建省正高级技术职务匿名评审专家(2022、2023)、河南省二层次B类人才匿名评审专家、宁夏大学、鲁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被选为中国地理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海洋强国专委会、山东省管理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1. 台湾研究的演化特征与内在机理探析 ——基于1991-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分析(CSSCI)) .台湾研究集刊.2026,23 (1):1-20
2. 叙事逻辑与社会共识:中国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叙事 (CSSCI) .现代传播.2025,总第352期 (11):1-9
3. 地理学家沙学浚教授的国防地理 .地理科学教育.2025,1 (1):35-44
6. 台湾省旅游地理学科发展及学术社区差异分析 .中国生态旅游.2023,13 (5):762-773
7. 我国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区域旅游生态安全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以张家界为例 .生态学报.2023,43 (20):8404-8416
9. 长沙市游憩-居住功能空间格局及其匹配关系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24 (9):1589-1603.
17. 韩国圣. 国内外旅游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差异分析及启示 .旅游论坛.2019,12 (5):93-102
19. 臺灣「觀光地理」的研究進程暨其知識生產 .地理學報.2018,56 (1):31-64
21. 日本温泉保养地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资源科学.2017,37 (8):1598-1608
22. 城市文化地方感表达的理论与方法实证研究——以山东青岛市为例 .明日风尚.2017 (17):274-277.
23.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 .地理研究.2017,36 (5):803-836
24. 国外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及聚类研究述评 .世界地理研究.2017,26 (04):144-155
25. 国外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理论模型述评. .资源科学.2016,38 (9):10-19
26. Traditions and trends in contemporary tourism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ies.2015,17 (4):1-5
27.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星级饭店经营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DEA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旅游科学.2015,29 (5)
28. 基于旅游与农业联系的游客餐饮感知研究院评价维度与联系机制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 (2):158-166+176.
31. 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结构与挑战——基于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析 .中国大学教学.2014 (10):77-80+96.
32. 1979~2012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旅游学刊.2014,29 (9):110-119
33. 山地农村居民旅游就业期望的差异分析 .劳动经济评论.2014,7 (1):143-155
34. 山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去权与形成机制——以安徽天堂寨旅游区为例 .地理研究.2013,30 (10):1948-1963
35. 基于员工专业学习满意度的酒店管理教育质量评价 .旅游研究.2013,5 (4):32-41+71
36. 天堂寨社区居民旅游就业意愿多重对应分析 .华东经济管理.2013 (2):18-23CSSCI
37.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自然旅游地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安徽天堂寨景区为例 .人文地理.2012,27 (6)
38. 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 .地理研究.2012,31 (10):1916-1926
39. 天堂寨景区社区领导与普通居民旅游感知的差异 .旅游研究.2012,4 (3):45-50
40. 北京市传统户外闲暇活动的行为特征: 遛鸟的探索性质性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03 (3):72-77+71
41. 基于中外五区比较的旅游劳工行业流动规律分析 .地理研究.2011,30 (3):447-462
44.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冬泳爱好者社会交往影响因素研究(CSSCI) .旅游学刊.2010,25 (12):63-71
45. 旅行社空间行为学:我国旅游研究中亟待开拓的新领域 .黄海学术论坛.2010 (02):346-358
46. 钟士恩,张捷,韩国圣,等.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CSSCI) .人文地理..2010,25 (2):31-36
47. 地方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表达——以山东省威海市海滨雕塑为例(CSSCI扩)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8):711-715
48. 杭州休闲博览会对萧山城市发展的经济影响初探——以房地产业为例(CSSCI)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 (8):16-19+23.
49.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旅游学刊.2009,24 (1):77-85
50. 浅析乌鲁木齐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问题——以国际大巴扎旅游区为例(CSSCI))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 (9):197-200
51. 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与教育引导初探——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CSSCI) .华东经济管理.2008 (6):112-116
52. 中国传统文化在北京奥运会中的表达及其商业价值开发(CSSCI) .旅游学刊.2007 (9):9-10
53. 技术中介机构营销创新研究(CSSCI) .科技管理研究.2005 (12):114-117
5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行社企业空间扩张模式的实证研究 .2004
56. 北方中小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条件分析(CSSCI)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6):85-88
57. 关于上海休闲业的初步研究 .江南论坛.2003 (2):19-21
58. 大科学思维与21世纪旅游学理论革命(CSSCI) .旅游科学.2002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