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超,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分别师从詹卫东、彭睿和黄居仁教授。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工作,并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张树铮教授。
2021年晋升硕士生导师,2022 年晋升副教授,2024年晋升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和招生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汉语语言学,句法学,词汇语义学
1. 汉语语言学
2. 计算语言学
1. 马骁睿. Predicting the Event Types in the Human Brain: A Modeling Study Based on Embedding Vectors and Large Scale Situation Type Datasets in Mandarin Chinese. Applied Sciences-Basel, 15, 2025.
2. 刘洪超. Representing Aspectual Meaning in Sentenc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Based on Chinese. Applied Sciences-Basel, 7, 2025.
3. 刘洪超 and 刘洪超. Semantic Relata for the Evaluation of Distributional Models in Mandarin Chinese. IEEE Access, 2019.
4. 阿拉伯数字融入中文书写系统过程. 光明日报, 2018.
5. A Dataset for the Prediction of Verb’s Situation Type in Mandarin Chinese. 国际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CLSW2018), 2018.
6. 基于语言学特征向量和词嵌入向量的汉语动词事件类型预测. 中文信息学报, 2018.
7.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字母词自动抽取与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8. "EVALution-MAN 2.0: Expand the Evaluatio n Dataset for Vector Space Models.".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17th Workshop, CLSW 2016, 2016.
9. 现代汉语通感的自动抽取及映射方向性.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5.
10. “A+一+X,B+一+Y”构式的分类及释义模板. 中文信息学报, 2014.
1. 基于语言知识图谱大数据验证的汉语情状类型与体标记互动研究, 2023-09-22-2028-09-01
2. GFJG-KM20220057, 2022-01-27-2023-03-31
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向量空间模型的汉语体貌系统研究, 2021-04-08-2023-12-31
4.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现代汉语多种语义关系自动识别, 2020-05-08-2023-12-30
1. 人文科学方法论-1
2. 计算语言学研究
3. 汉语研究
4. 人文科学方法论-1
5. 实验与田野调查
6. 计算语言学研究
1.王可欣
2.马骁睿
3.胡皓翎
4.李亚楠
5.赵丁慧
6.马骁睿
7.王可欣
8.胡皓翎
9.柏景馨
1.硕士研究生招生,202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院,1
2.博士研究生招生,202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院,1
3.博士研究生招生,2025,计算语言学,文学院,1
4.硕士研究生招生,2025,汉语言文字学,文学院,2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向量空间模型的汉语体貌系统研究
2. 面向构式知识库构建的现代汉语“A+一+X,B+一+Y”格式研究
1. 招收计算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方向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