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樊庆彦 and 刘佳. 山东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 134, 2013.
- [22] 樊庆彦 and 刘佳. 评点视域中的苏轼诗文审美观. 中国学研究, 258, 2012.
- [23] 刘佳. 国学微传播的特征与价值引领. 《中国文化报》, 2016.
- [24] 刘佳.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微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
- [25] 刘佳. 自媒体时代的国学微传播. 《人民政协报》, 2016.
- [26] 刘佳. 广告语言中的文化色彩探析. 古典诗词的现代观照, 415, 2014.
- [27] 刘佳 and 樊庆彦. 《歧路灯》传播与接受的价值取向 . 《明清小说研究》, 2014年, 152, 2014.
- [28] 樊庆彦 and 刘佳. 论苏轼诗文评点的社会传播价值. 中国文学研究, 2013.
- [29] 刘佳 and 樊庆彦. 清代翁方纲的“尚苏”情结. 荣宝斋, 2013.
- [30] 刘佳 and 樊庆彦. 一生参得野狐禅——论高旭的佛学思想. 首届?“中华南社学坛”论文集, 56, 2013.
- [31] 刘佳. 王光福《“文言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读后. 蒲松龄研究, 158, 2013.
- [32] 刘佳 and 樊庆彦. 古代小说中岁时节令娱乐描写的民俗价值与文学功能. 文化遗产, 2012.
- [33] 刘佳 and 樊庆彦. 翁方纲与宋椠《施顾注东坡先生诗》. 光明日报, 2012.
- [34] 刘佳. 《安德森“长尾理论”的论战》. 《成功营销》, 0, 27, 2007.
- [35] 樊庆彦 and 刘佳. 古代小说中棋戏描写的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0, 2012.
- [36] 刘佳. 《翁方纲的“尚苏”情结》. 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 479, 2012.
- [37] 刘佳. 《文化品牌的网络传播》. “全球孔子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 36, 2009.
- [38] 刘佳. “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史哲, 010, 164, 2017.
- [39] 刘佳 and 樊庆彦. 山东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 134, 2013.
- [40] 刘佳 and 樊庆彦. 评点视域中的苏轼诗文审美观. 中国学研究, 25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