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论文成果
专利
著作成果
科研团队
教学研究
教学资源
授课信息
教学成果
获奖信息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更多
`
中文
English
谭好哲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文学院
教师拼音名称:
tanhaozhe
入职时间:
1974-09-01
所在单位:
文学院
性别:
男
在职信息:
在职
是否在职:
0
论文成果
[16] 谭好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法论意义. 艺术评论, 134, 2022.
[17] 谭好哲. 民族形式·批判继承·转化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中国文艺评论, 4, 2022.
[18] 谭好哲. 文学理论的三种话语形态与建构路径. 中国文学批评, 35, 2022.
[19] 谭好哲. 强制阐释论:“诗哲之争”的当代回应与发展. 河北学刊, 第42卷, 113, 2022.
[20] 谭好哲. 毛泽东人民美学建构的理论贡献和意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东岳论丛, 15, 2022.
[21] 谭好哲. 新时期审美论文艺观念崛起中的中国问题. 《山东社会科学》, 74, 2022.
[22] 谭好哲. 文学理论的三种话语形态与建构路径. 中国文学批评, 2022.
[23] 谭好哲. 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新时代文艺评论把好方向盘. 文艺报, 2021.
[24] 谭好哲. “心为主,技为从”与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精神营构. 天津社会科学, 114, 2021.
[25] 谭好哲.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艺政策与文化领导权建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2021.
[26] 谭好哲. 媒介生存、场景赋能与再媒介化——论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媒介语境. 艺术百家(原邮发:130-25), 92, 2021.
[27] 谭好哲.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 文学评论, 5, 2021.
[28] 谭好哲.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文论研究的若干新变. 文艺报•理论版, 2019.
[29] 谭好哲. 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应有的三个追求—以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为例. 文艺理论(复印报刊)J1, 5, 2019.
[30] 谭好哲. 文艺本性研究中的审美概念与审美价值. 文学与文化, 35, 2019.
共100条 2/7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