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江,副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山东省固废绿色材料工程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山东大学-诺丁汉大学绿色能源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
基于国际教育背景,研究定位于能源、环境、智能交叉领域,专注于低/零碳技术开发与系统优化,致力于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能源、钢铁、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的低碳工业流程再造。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期刊中心青年专家团团员、国际期刊《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青年编委。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优秀贡献奖、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等7项科研奖励,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PCT国际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x.wang@sdu.edu.cn
◇ 教育经历
2014.09-2019.01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能源系统,PhD
2011.09-2014.06 山东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
2007.09- 2011.06 山东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工学学士
◇ 工作经历
2023.09-至今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9.12-至今 山东大学新泰工业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2019.05-2023.09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9.08-2020.08 邹平市人民政府,科技副市长(挂职)
2016.06-2018.12 山东大学英国校友会,秘书长
2015.09-2018.09 英国山东同学会,主席
2014.12-2019.01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Teaching Assistant
◇ 学术任职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山东省固废绿色材料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山东大学-诺丁汉大学绿色能源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山东大学-碳理达无废城市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期刊中心,青年专家团团员
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期刊,青年编委
山东大学-江泰新工程材料集团联合实验室,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
◇ 团队平台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环境热工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能源碳减排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
山东省固废绿色材料工程实验室,
山东大学-诺丁汉大学绿色能源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教学信息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近10门,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近50项,获得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获得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奖等奖励。主讲课程信息如下:
本科生课程:《热工基础》、《工程燃烧学》、《CO2减排与控制技术》(双语)、《氢与氢能》、《计算思维》、《节能减排创新训练》
研究生课程:《Data post-processing and analysis》(英文)、《低碳能源与绿色材料深度数据分析与挖掘》
◇ 招生信息
热忱欢迎具有能源、环境、计算机、化学、材料、土木、数学等相关背景或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共同开展科研工作。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试验条件一流、计算资源充足,同时课题组凝心聚力、气氛轻松和谐、科研生活组织有序。具体招生信息如下:
山东大学独立培养:每年拟招收专业型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1名;
山东大学-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每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全奖,毕业授予诺丁汉大学博士文凭);
本科生: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创新训练及科研项目,锻炼自我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每年招生并指导本科生数名。
◇ 研究领域
基于国际教育背景,研究定位于能源、环境、智能交叉领域,专注于低/零碳技术开发与系统优化,致力于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能源、钢铁、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的低碳工业流程再造,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伯明翰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密切协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CO2封存与利用前沿技术:研究多相CO2矿化体系、新型CO2载体、负碳内养材料等,耦合机器学习算法与先进模型,开发CO2强化封存与高效利用技术;
2. 低/零碳绿色材料技术:研究固废基硫铝系低碳矿化材料,构建一体化数字驱动体系,开发低/负温极端环境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负碳混凝土等低/零碳绿色材料技术;
3. 变革性先进储能技术:研究生物质炭材料与低碳胶凝材料耦合的导电纳米复合体系,开发新型储能、储热材料,构建变革性能源储存系统;
4. 高精度仿真模拟技术:采用大规模并行计算,研究氢/氨/生物质气等低/零碳燃料的燃烧机制、粉体颗粒多尺度反应机制、多场耦合机制,开发并优化高精度仿真模拟平台。
◇ 承担项目
1.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废弃物增值循环利用的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研究,2023.01-2025.12(负责人);
2. 企业委托项目,“无废城市”技术方案咨询与技术开发,2022.12-2025.12(负责人);
3. 企业委托项目,桥梁建筑垃圾回收制备固废基免蒸静压路面砖技术研究,2022.07-2024.08(负责人);
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氢气稀薄预混火焰中湍流与燃烧相互作用机制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2022.01-2024.12(负责人);
5. 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直接数值模拟的氢气预混燃烧数据库构建及高维数据挖掘方法研究,2021.01-2022.12(负责人);
6.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矿区土壤生态修复与大宗固废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2020.12-2023.12(负责人);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20.11-2024.04(负责人);
8. 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青年项目,强湍流对高压氢气稀燃预混火焰作用机制的三维直接数值模拟研究,2020.10-2023.09(负责人);
9.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课题,大宗固废超声速蒸汽粉碎及多固废协同互补高值利用技术产业化成套装备,2019.12-2023.12(负责人);
10.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低碳能源与绿色材料技术,2019.09-2024.08(负责人);
◇ 科研奖励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2023年);
2. 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优秀贡献奖(2022年);
3.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三等奖(2022年);
4. 首届山东大学十大高价值应用科技成果奖(2022年);
5.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
6.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
◇ 教学奖励
1. 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2023年);
2. 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023年);
3. 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
4. 山东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奖(2022年);
5.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021年);
6. 山东大学2020-2021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
7. 山东大学第二节思政短视频大赛(教师组)三等奖(2021年);
8. 2020年度山东大学优秀班主任(2021年);
9.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三全育人标兵(2021年);
10. “山东高速杯”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
◇ 学生科创/实践成绩
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及实践项目30余项,部分获奖信息如下:
1.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暖居”项目),一等奖(2023年);
2.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冬暖电驰”项目),一等奖(2023年);
3. 2023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23年);
4. 2023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2023年);
5. 山东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2023年);
6. 山东大学2021-2022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3年);
7. 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2022年);
8. “华清杯”全国CCUS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奖(2022年);
9. 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2年);
10. 山东大学第十三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2022年);
11. 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2021年);
12.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2021年);
13. 山东大学2020-2021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1年);
14. 第七届山东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金奖(2021年);
15. 第六届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1年);
16. 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2020年)。
◇ 发表论文
1. Wang X*, Sun D, Li J, Wang W*, Mao Y, Song Z. Properties and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iron-rich sulfoalumin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under cold temperature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23.168:107152.
2. Wang X, Wang H, Zhang Z, Li J*, Zhang H, Wang W, Mao Y, Song Z. Calcination of sewage sludge-based sulphoaluminate cement clinker: Mineral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heavy metal transition behavior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3:116986.
3. Wang X*, Zhang Z, Li J, Wang W, Mao Y, Song Z. Quantification of CO2 emission from the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based sulphoalumin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76: 134054.
4. Wang X*, Wang K, Li J, Wang W*, Mao Y, Wu S, Yang S. Heavy metals migration during the preparation and hydration of an eco-friendly steel slag-based cementitious materia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329: 129715.
5. Wang X, Jin T, Luo KH*. Response of heat release to equivalence ratio variations in high Karlovitz premixed H2/air flames at 20 at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9. 44(5):3195-207.
6. Wang X, Jin T, Xie Y, Luo KH*. Effects of pressure and Karlovitz number on the turbulence-flame interactions in lean premixed H2/air flames. Fuel. 2018. 234:1293-300.
7. Wang X, Jin T, Xie Y, Luo KH*. Pressure effects on flame structures and chemical pathways for lean premixed turbulent H2/air flames: Three-dimensional DNS studies. Fuel. 2018. 215:320-9.
8. Yang S, Wang X*, Hu Z, Li J, Yao X, Zhang C, Wu C, Zhang J, Wang W*. Recent advances in sustainable lightweight foamed concrete incorporating recycled waste and byproducts: A review.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 403:133083.
9. Wang K, Wang X*, Li J, Wang W*. Effects of Portland cement addition on the early-age properties of solid-waste-based sulphoaluminate cement. Waste Disposal Sustainable Energy. 2020. 2(1): 47-53.
10. Yang S, Wang X*, Li J, Yao X, Yao Y, Wu C, Wang W*. A sustainable foamed material preparation via ettringite-targeted mineral transition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75: 134029.
11. 孙德强,王旭江*,李敬伟,王文龙,毛岩鹏. 铝灰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2. 32(6): 1734-1746.
12. 于目深,王旭江*,孙德强,李敬伟,王文龙,毛岩鹏. 赤泥资源化利用现状研究. 中国矿业. 2022. 31(6).
13. Shahzad Q, Wang X, Wang W*, Wan Y, Li G, Ren C, Mao Y. Coordinated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etting time, flowabil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for construction 3D printing material derived from solid waste.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59: 119854.
14. Li J, Jia A, Hou X, Wang X*, Mao Y, Wang W. Thermal co-treatment of aluminum dross and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ly ash: Mineral transformation, crusting prevention, detoxification, and low-carbon cementitious material prepar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3. 329: 117090.
15. Jiang W, Wu C, Zhang C, Wang X*, Li Y, Wu S, Yao Y, Li J*, Wang W*. Effect of CaO sourced from CaCO3 or CaSO4 on phase formation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iron-rich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linker. Materials. 2023. 16(2): 643.
16. Li J, Xu D, Wang X, Liu K, Mao Y, Wang M, Bai Y, Wang W. Encapsulation of cesium with a solid waste-derived sulfoaluminate matrix: A circular economy approach of treating nuclear wastes with solid wast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16: 126156.
17. Zhang C, Hu Z, Cheng G, Wu C, Li J, Jiang W, Wang X*, Yang S, Wang W*. Collaborative recycling of red mud and FGD-gypsum into multi-shell cold bonded lightweight aggregates: Synergistic effect,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sustainabl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 379:131134.
18. Qi J, Ma B, Qin K, Han K, Liu J, Xu J, Yang Y, Xiao Y, Wang X*. Using an optimisation strategy to design a supercritical CO2 radial inflow turbine transonic stat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2022.16:2300-22.
19. Xie Y, Wang X, Bi H, Yuan Y, Wang J, Huang Z, Lei B.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laminar spherically premixed flame propagation of synga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8. 181:97-114.
20. Jin T, Wang X, Luo KH, Luo K, Fan J. Structure of tetrabrachial flames in non-premixed autoigniting dimethyl ether/air mixtures. Fuel. 2018. 232:90-8.
21. Jin T, Wu Y, Wang X, Luo KH, Lu T, Luo K, Fan J. Ignition dynamics of DME/methane-air reactive mixing layer under 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conditions: Effects of cool flames. Applied Energy. 2019. 249:343-54.
22. Jin T, Luo KH, Wang X, Luo K, Fan J. Dynamics of triple-flames in ignition of turbulent dual fuel mixture: A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9. 37(4):4625-33.
23. 金台, 王旭江, 罗开红, 罗坤, 樊建人. 高强度湍流预混火焰 NO 生成特性的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 39(9):2056-61.
◇ 授权专利
1. Wang X, Wang W, Li J, Mao Y, Zhang C, Wu 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low-alkalinity sulphoaluminate cement with new mineral system using steel slag, PCT/CN2020/077135, US11396478B2(PCT国际专利,美国发明专利)
2. 王旭江,陈扬昊,王文龙,李敬伟,毛岩鹏,宋占龙. 一种利用铝灰和电石渣制备新矿物体系高温水泥的方法,ZL202210421725.2(国家发明专利)
3. 王旭江,于目深,李敬伟,王文龙,毛岩鹏,宋占龙. 利用钢渣微粉复配胶凝材料的仿石砖及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2210196829.8(国家发明专利)
4. 王旭江,孙德强,王文龙,李敬伟,毛岩鹏,宋占龙,马岩. 一种利用工业固废制备用于冬季施工的路面修补材料,ZL202211199528.7(国家发明专利)
5. 王旭江,张子良,王文龙,李敬伟,毛岩鹏,宋占龙,孙静,赵希强. 一种硫铝铁系水泥、其制备方法、系统和其在海洋工程材料中的应用,ZL202011620345.9(国家发明专利)
6. 王文龙, 王旭江,李敬伟, 毛岩鹏,张超, 吴长亮. 利用钢渣生产低碱度、新矿物体系硫铝酸盐水泥的方法及系统,ZL201910300484.4(国家发明专利)
7. 王文龙,李敬伟,王旭江,贾爱光,蒋稳,张超,吴长亮,毛岩鹏. 宋占龙. 中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固废基硫铝酸盐水泥固化基材及其制备方法,ZL202011582146.3(国家发明专利)
8. 王文龙,李敬伟,王旭江,贾爱光,蒋稳,张超,吴长亮,毛岩鹏,宋占龙. 垃圾飞灰热处理的全固废制备硫铝酸盐水泥的系统及方法,ZL202011583113.0(国家发明专利)
9. Wang W, Ren C, Wang X, Li J, Mao Y, Sun J, Zhao X, Song Z. Method for co-producing sulphoaluminate cement and sulfur by using desulfurized gypsum and aluminum ash, PCT/CN2017/109612, 2019/06733(PCT国际专利,南非发明专利)
10. Wang W, Ren C, Wang X, Li J, Mao Y, Sun J, Zhao X, Song Z.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treating organic wastewater and industrial solid waste, PCT/CN2017/109613, 2019/06734(PCT国际专利,南非发明专利)
11. 王文龙,李敬伟,王旭江,宋占龙,毛岩鹏,孙静. 一种钛石膏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并高效固化其中重金属的技术方法,ZL201910785706.6(国家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
1. 硫铝系高活性粉体材料关键矿物热力学数据管理系统,2020年12月1日,登记号2021SR0087434
2. 硫铝系高活性粉体材料高通量动态配料软件,2021年2月1日,登记号2021SR0342393
3. 多源城市固废协同处置过程重金属迁移转化特性数据库系统,2022年8月25日,登记号2023SR0058982
4. 基于实时路况信息的低碳导航软件系统,2021年5月15日,登记号2021SR1093656
5. 多元固废信息及协同处置智慧决策系统,2023年5月19日,登记号2023SR0920710
◇ 参编标准
1. 《硫铝铁系低碳胶凝材料》,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标准
2.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技术标准》,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
◇ 学生培养及去向
结合国家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需求,面向能源-环境-智能交叉学科前沿,基于良好的国际化背景与学科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国内重点科研项目的研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以“研发-中试-产业化-国际化”四位一体的科研平台为支撑,深入了解学生的人生规划与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目标方向,培养学生的规划与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水平;创立“精一论坛”品牌活动,鼓励学生爱思考、勤提问、多协作,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与表达能力。近几年培养的部分学生情况如下:
2023级
林翔,学术型硕士,本科山东大学。联系方式:202314515@mail.sdu.edu.cn
宋家琳,专业型硕士,本科西南交通大学。联系方式:1303714363@qq.com
2022级
孙德强(2023-2024年度执行班长),专业型博士,本科山东科技大学。联系方式:202220661@mail.sdu.edu.cn
马之耀,学术型硕士,本科山东大学。联系方式:202214488@mail.sdu.edu.cn
李嘉豪,专业型硕士,本科山东大学。联系方式:1494303688@qq.com
王弈君,专业型硕士,本科武汉科技大学。联系方式:2997737208@qq.com
2021级
王浩浩,学术型硕士,本科太原理工大学。联系方式:202114453@mail.sdu.edu.cn
陈扬昊,专业型硕士,本科浙江工业大学。联系方式:1006251220@qq.com
2020级
张子良,专业型硕士,本科山东大学。毕业去向: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联系方式:545295613@qq.com
2019级
于目深,学术型硕士,本科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去向:国家电投集团,联系方式974668045@qq.com
孙德强,专业型硕士,本科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去向:山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联系方式:202220661@mail.sdu.edu.cn
2018级
王坤,专业型硕士,本科山东建筑大学。毕业去向:攻读博士学位,联系方式: 972501583@qq.com
同时,基于本科生导师制、创新训练、毕业设计、“微课题”等项目,指导并培养本科生100余人。
欢迎有志于绿色低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同学报考课题组硕士或博士
欢迎有相关背景的博士毕业生申请课题组博士后
欢迎与已毕业或在读的团队成员咨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