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法学院
入职时间:2012-07-16
- [21] 周啸天. 最小从属性说的提倡:以对合法行为的利用为中心. 《法律科学》, 73, 2015.
- [22] 周啸天.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之再解读. 《政治与法律》, 36, 2016.
- [23] 周啸天. 正犯、共犯违法关系的再厘定——以对包胜芹教唆抢劫案的分析为中心. 刑事法判解, 16, 44, 2014.
- [24] 周啸天. “新公司法”背景下虚假出资罪的解读. 山东审判, 61, 2014.
- [25] 周啸天. 动态评价下“双层次”罪数判断标准的构建. 西部法学评论, 24, 2014.
- [26] 周啸天. 事后抢劫罪共犯认定新解——从形式化的理论对立到实质化的判断标准. 《政治与法律》, 38, 2014.
- [27] 周啸天. 正犯共犯间违法性量差的刑法解释. 清华法律评论, 7, 2013.
- [28] 周啸天.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刑事立法政策的影响. 人民法院报, 2013年11月27日, 2013.
- [29] 周啸天. 德日身份犯的立法梳理及其启示.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 2013.
- [30] 周啸天. 利用“有故意无身份工具”犯罪定性的法教义学重构. 《法学评论》, 总第33卷, 8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