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军洋. 退役安置改革与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的职能运作的研究. 复旦大学《复旦政治学评论》, 2023.
- [2] 王军洋. Behind Veterans’Protests Passive and Piecemeal Policy- Making in China. Modern China:, 2020.
- [3] 王军洋. 国家能力与社会抗议:社会稳定研究的两个学术进路. 人文杂志, 0, 117-128, 2017.
- [4] 王军洋. 退役安置改革与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的职能运作研究.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23.
- [5] Junyang Wang. The Political Limits of China’s Anti-Corruption Refor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SCI, onlinefirst,
- [6] Junyang Wang. Behind Veterans' Protest:Passive and Piecemeal Policy-Making in China. Modern China, SSCI, onlinefirst, 2020.
- [7] 王军洋 and Lynette Ong. 当代中国社会抗议的议题分类与研究路径——基于英文学界中国研究文献的考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9.
- [8] 王军洋 and 王军洋. 防患未然:改革开放以来预控型综治策略的兴起——基于对315份中央文件的分析. 社会科学, 26, 2019.
- [9] 王军洋 and 王军洋. 超越“公民”抗议: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理解邻避事件.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 [10] 王军洋 and 王军洋. 国家能力与社会抗议:社会稳定研究的两个学术进路. 《人文杂志》, 110, 117, 2017.
- [11] 王军洋 , 王军洋 and 胡洁人. 当代中国政府回应性的逻辑: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 《社会科学》, 120, 30, 2017.
- [12] 王军洋 and 王军洋. 国家能力建设在私营企业中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管理评论, 2016.
- [13] 王军洋 and 金太军. “依法抗争”的效力与边界——兼议农民抗争研究的走向.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 [14] 王军洋. 政府行为选择与市场逆淘汰——为什么欠发达地区更会出现污染聚集现象?. 人文杂志, 2015.
- [15] 王军洋. “法”、“力”和“理”:当下抗争剧目研究的主要路径评析.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 [16] 王军洋 and 李爽. 功能与限界:作为一种网络政治媒介的政务微博.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 2015.
- [17] 王军洋. 稳定的逻辑——社会状态的政治区隔与类型演化. 探索与争鸣, 2015.
- [18] 王军洋. 权变抗争: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以生态危机为主要分析语境. 社会科学, 2013.
- [19] 王军洋 and 金太军. 家族集体行动的逻辑——以村庄选举参与为主要分析语境. 文史哲, 2013.
- [20] 金太军 and 王军洋. 家族的村政参与路径研究. 《开放时代》,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