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东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其他任职: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呼吸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入职时间:2009-07-31

扫描关注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研究平台
  • 山东大学呼吸监测与支持研究所,挂靠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要致力于基础实验、研发、推广及测试研发呼吸支持手段和实时监护技术,通过对临床重要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期提供临床迫切需求的技术,为与临床实践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或技术支持。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呼吸监测与支持的实验平台建设与完善,呼吸监测设备研发与验证推广,新式呼吸支持治疗设备研发与验证等3个主要方向。将呼吸支持及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的转化为临床应用,促进基础实验与临床监护、治疗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完善从实验到应用的转化过程,提供更好的连接研究生教育和临床实践的平台,建立集研发、工程、临床于一体的医工交叉转化平台,以此呼吸监测及呼吸支持医工交叉转化平台为联系纽带,以促进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及睡眠及呼吸系统疾病医疗解决方案的研发公司的交叉学科的转化发展。

  •       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由济南市、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三方共建,是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产业孵化、国际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山东工研院实行“一院、一公司、一基金”的体制架构,围绕济南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对接济南十大千亿产业,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的“建设者”、关键技术创新的“大平台”、前沿新兴产业的“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国际开放合作的“示范区”。

         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呼吸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致力于通过研发、评估、测试呼吸支持装备和实时监护技术、进而实施相关临床试验的一体化,从而更好的完善从实验到应用,提供更好的连接研究生教育和临床实践的转化平台,健全呼吸治疗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推动呼吸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中心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向辐射区域进行新技术的推广示范,提高我国呼吸支持及监测水平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下设实验室包括:

    图片5.png

    医学流体力学与气溶胶实验室

         主任:赖艳华教授   名誉主任:赵忠熙教授 

         研究方向:利用呼吸系统动力学,流体力学原理指导呼吸机气路设计;研究气溶胶的理化特征、时空分布状况为呼吸支持与监测产品的研发提供支持

         主要研究者(PI):

         赖艳华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工程分委会委员,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流体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近几年,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纵向课题十几项,主持完成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几十余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几十余篇,以第一发明人已授权国家专利14项,发明专利9项。

    图片3.png

    麻醉与生命支持实验室

         主任:吴剑波教授     副主任:鹿洪秀教授     

         研究方向:基于呼吸学科-麻醉学科的交叉融合的产品研发;现有麻醉相关生命支持设备的改进与创新,如公共卫生事件下麻醉机-呼吸机应急性交互应用等;呼吸调控机制和环路增益特别是睡眠呼吸障碍中的呼吸驱动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者(PI):

         吴剑波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齐鲁医院知名专家,麻醉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保护、睡眠呼吸障碍围术期管理、麻醉生理学。科研: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医药基金1项,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论30余篇,SCI论文20余篇。《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研究生教材)编委,编译《麻省总医院术后监护管理手册》。

          鹿洪秀教授:鹿洪秀,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疼痛科副主任,山东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麻醉呼吸装备的测试和真实世界研究,无创呼吸支持设备研究改进;中药成分对呼吸驱动的调节。

    图片4.jpg

    呼吸驱动与数字孪生实验室 

         主任:胡天亮教授    名誉主任:陶飞教授  马嵩华教授

         研究方向:研究中枢的呼吸驱动及呼吸肌肉的机械输出,并建立相应模型,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无创呼吸机,建立数字化呼吸系统,为呼吸支持与监测产品的研发提供支持

         主要研究者(PI):

         胡天亮教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数字孪生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近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合著专著2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项。

    图片1.png

    呼吸治疗装备研发实验室

         主任:张晓民高级工程师    名誉主任: 杨国儒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呼吸支持手段和实时监护技术的研发

         

    图片2.jpg

    呼吸病学装备评价实验室

         主任:马德东教授     名誉主任:万敏教授

         研究方向:对上市后的新型呼吸支持与监测产品的疗效、稳定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改进

         主要研究者(PI):

         马德东教授: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医疗数字孪生专委会主任委员 呼吸病学装备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无创及有创呼吸机应用、睡眠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的治疗和康复,设计了多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全新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转化样机获准临床新技术应用。获授权中国专利30余项,美国专利一项。参与两项国家标准制定,参加两项国内专家共识制定。主持制定一项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