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中微子物理、中微子的探测、统计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在中微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等。


中微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其质量为0,电荷为0, 只参与弱相互作用。 实验上通过对大气中微子和太阳中微子的探测器,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现象的存在,并因此确认了中微子质量不为0。 中微子振荡是目前超出粒子物理的唯一的直接实验证据。 这一实验现象可以通过量子力学描述:中微子产生(探测)时的量子态是不同中微子质量态的叠加。 中微子混合规律由中微子振荡矩阵和不同中微子质量的平方差来决定。 目前三代中微子振荡框架下,参数化后的矩阵由三个独立的振荡角,一个CP相角来描述。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针对当时未知的第三种振荡模式(未知的振荡角theta13) 进行研究。 该角度调控轻子部分电荷空间宇称(CP)对称性破坏程度,其值的获得对宇宙起源、粒子物理大统一理论以及未来中微子物理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2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发现非零的Theta13振荡角, 中微子振荡研究进入精确测量时代。 江门中微子实验接棒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将解决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下一个热点重大问题:中微子质量顺序。 该参数影响所有的中微子振荡几率,有助于理解中微子质量起源和中微子混合。  在中微子质量顺序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江门中微子实验采用独特的反应堆中微子探测方案, 并有望首先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 江门中微子实验将测量不同中微子源(反应堆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地球中微子、超新星爆发中微子等)的物理事件,能够实现多个不同物理目标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