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生课题组
English 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研究概况
研究概况

黏细菌(Myxobacteria)是一类位于δ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黏球菌目(Myxococcales)的革兰氏阴性棒状杆菌,新的分类学已归为黏细菌门。黏细菌基因组一般较大(9-15 Mb),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和多细胞群体行为,形成颜色鲜艳的子实体以包裹抗逆性黏孢子,以及狼群式捕食各类细菌和真菌,常被称为社会性高等原核生物,在绿色生态农业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黏细菌是天然药物的细胞工厂,可产生许多新颖的先导化合物,如抗癌明星分子埃博霉素。在我国面临自主知识产权药物品种匮乏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黏细菌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极为迫切!本团队从极端环境样品中分离培养稀有黏细菌,已构建了我国最大的菌种资源库,围绕黏细菌的化学与生物学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向:

1. 多组学挖掘黏细菌天然产物“暗物质”

以机器学习算法整合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的效力,高通量、自动化筛选大型黏细菌资源库,有效去重复已知化合物,靶向分离和鉴定化学骨架新颖、生物活性突出、作用机制独特的先导化合物潜药。

2. 揭示新颖分子的生源途径及新功能酶

基于基因敲除、异源表达及体外酶反应等手段,解析新颖天然产物的生源途径及催化机制独特的新酶学,指导定向改造和开发具有高催化性能的工具酶,助力酶化学法高效合成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

3. 开发黏细菌基因编辑技术及底盘细胞

充分利用黏细菌内源性分子遗传元件及生长生理特性,“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发新型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从而赋能黏细菌天然产物的专用底盘细胞的快速构建,高效生物合成高价值天然产物,并利用组合生物合成原理创造非天然的天然产物,实现药物分子的结构优化及绿色生物制造。

4. 揭秘黏细菌天然产物的原位生态学功能

黏细菌生产的小分子天然产物往往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如促进捕食、竞争性螯合微量金属元素、调节菌体聚集及子实体发育等。因此,破译小分子对本源生产菌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有机合成小分子探针钓取作用靶点,解析信号传导通路,深入理解黏细菌的基础化学生态学,为开发黏细菌农业生防菌及大规模工业发酵应用,奠定理论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