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
-
教授
- 性别:男
- 在职信息:在职
- 所在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 入职时间: 1995-06-01
访问量:
-
[41]
曾繁仁.
我国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简答李泽厚有关生态美学是“无人美学”的批评.
文学评论,
2020.
-
[42]
曾繁仁.
中国音乐:中和之美与生生之美.
文艺研究,
5,
2020.
-
[43]
曾繁仁.
新中国成立70年美学建设及中国美学话语探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
2020.
-
[44]
曾繁仁.
《聊斋志异》的“美生”论自然写作.
《文史哲》,
5,
2020.
-
[45]
曾繁仁.
构建中国美学话语体系.
《人民政协报》,
2020.
-
[46]
曾繁仁.
中国生态美学的最新进展及其与生生美学的关系.
鄱阳湖学刊,
6,
2020.
-
[47]
曾繁仁.
关于当代美育的生态转型.
美育,
1,
2020.
-
[48]
曾繁仁.
护生即护心,常怀悲悯情——《护生画集》的“生生美学”解读.
文艺理论研究,
2020.
-
[49]
曾繁仁.
“生生”之大爱——谈生态美学之要义.
《人民政协报》,
2020.
-
[50]
曾繁仁.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到生生美学——生态美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
美育,
29,
2020.
-
[51]
曾繁仁.
“生生美学”: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
-
[52]
曾繁仁.
关于“生生美学”的几个问题.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9卷,
8,
2019.
-
[53]
曾繁仁.
论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性发展历程.
《山东社会科学》,
2019.
-
[54]
曾繁仁.
发展生态美学 建设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理论版,
2018.
-
[55]
曾繁仁.
生态美学走向生活:新时代的“简约生活”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卷,
2018.
-
[56]
曾繁仁.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写意园林之美学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文艺研究》,
2018.
-
[57]
曾繁仁.
珍视并发扬中华优秀美育传统——从《礼记?乐记》美育思想谈起.
人民日报理论版,
2018.
-
[58]
曾繁仁.
中和位育——东亚儒家文化圈共同的哲学诉求.
《甘肃社会科学》,
030,
44,
2017.
-
[59]
曾繁仁.
儒家礼乐教化的现代解读.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0060,
89,
2017.
-
[60]
王敏 and 曾繁仁.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
中国高等教育,
070,
7,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