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der:Male
Date of Employment:2016-12-06
E-Mail:chiyang@sdu.edu.cn
Business Address:山东大学青岛校区N7楼410室
Contact Information:chiyang@sdu.edu.cn
Administrative Position: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Discipline:Particle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Discipline:Particle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杨驰

Professor

Click:

The Last Update Time:..

Degree:Doctor
Education Level: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Status:Employed
Title:Professor
Other Post:NICA-MPD实验组电磁探针与量能器物理组负责人、RHIC-STAR实验组轻味谱与超边缘对撞物理组负责人
School/Department: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
Main positions:俄罗斯NICA-MPD国际合作实验执行委员会理事、物理委员会理事,美国EIC国际合作实验探测器咨询委员会委员

Biography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高能核物理实验及粒子探测技术研发。 目前主持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一项;作为单位负责人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课题一项。 历任美国RHIC-STAR国际合作组委员会理事(青年代表)、轻味谱与超周边碰撞物理组负责人。现担任俄罗斯NICA-MPD国际合作组执行委员会理事、物理委员会理事、电磁探针物理组负责人、MPD实验山大组负责人;美国RHIC-STAR实验FTT升级项目负责人(Project Manager);美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IC探测器咨询委员会理事。 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 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具有色禁闭和渐近自由两大特性。这种理论认为带色荷的粒子如夸克和胶子是不能单独存在并被直接测量到的。这种色禁闭是基于胶子所携带的色荷。如果能量密度足够大,解禁闭的现象就会发生,夸克和胶子会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这种新的物质相被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 gluon plasma, QGP)。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在大爆炸之后几微秒之后就处在这种状态。对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理解强相互作用特性和宇宙早期演化。实验上可以通过超高能原子核对撞创造出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极端条件。目前参加的大型国际合作实验有:1)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RHIC-STAR实验;2)位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NICA-MPD实验;3)正在设计/建设中的美国EIC实验以及我国EicC实验。 实验数据分析方面:主要利用双轻子、直生光子和重味强子等作为探针,研究对极端条件下高温高密核物质特性,探索QCD相结构;利用光致产生的正反粒子对和矢量介子,检验QED基本物理过程、探索原子核结构及可能的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粒子探测器研发方面:集中在径迹探测器与量能器上。目前主要承担RHIC-STAR实验前向快度区径迹探测器的升级,作为负责人主持前向微条窄隙室升级;参与NICA-MPD电磁量能器的批量研制,作为合作单位负责人负责部分电磁量能器模块的研制。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1-2名。课题组招收全职博士后1-2名/年,欢迎申请,山东大学博士后详细政策链接。

Education
  • 2008.9 -- 2014.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 物理学  , Doctoral Degree in Science
  • 2003.9 -- 200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物理学  , Bachelor's Degree in Scienc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 2018.5 -- 2021.4
    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
  • 2016.12 -- 2018.5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 2014.8 -- 2014.12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 2014.6 -- 2016.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博士后
Social Affiliations
No content
Research Group